談談我的師門, 太老師錢賓四(穆)先生(三).
錢先生的入門書之一《中國歷史精神》之二
書實在太精彩了~ 以第六講地理人才的內容為例, 錢先生說到:
論宋都開封: 開封是中國東部的南北中心, 但地勢平坦四周無險要屏障, 乃四戰地區. 遷就經濟而折損國防, 宋朝始終成為一弱國.
在《國史大綱》談建都, 宋太祖末年欲卜都洛陽, 曰, 終當居長安, 據山河之盛以去冗兵, 循周漢故事, 以安天下. 而晉王(太宗)力請還汴(此見太宗才弱識短), 太祖終不以為然. 曰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. 宋朝積貧, 一為冗兵, 一為冗吏. 賦役幾十倍於漢, 八倍於唐. 開國君主, 太祖有遠識, 奈何繼任者太宗才弱識短, 令國家至此. 可嘆!
另一方面出現經濟偏枯, 中國文化大部份由黃河流域人創建, 長江流域人僅承襲發展. 再以人物論, 唐以前十九是北方人, 宋以後才有南方人. 學術重心漸漸轉移到南方, 宋以後實遠不及宋以前, 這一層很值得注意.
錢先生很早即注意中國東與西, 南與北的均衡發展. 在《國史大綱》論東西兩漢的國力, 先就地理形式論建都實邊, 再就人才流品論:東漢人才走歸一路,選才途徑狹窄, 故國力衰. 結語:中國黃河西部武力盛, 東部經濟文化高. 當黃河西部的武力與東部的經濟文化擬合, 便造就秦漢的全盛. 東漢時, 東方人忘棄西方, 西方因得不到東方經濟文化之滋潤而衰微, 東方經濟文化亦被西方武力所毀.
西安, 公元906年以後, 就再未成為中國的國都. 西安與社會中心遠離只成為歷史中心. 黃仁宇先生《中國大歷史》說, 國都必須接近經濟條件方便之處, 中國的重心已移往東邊. 而《國史大綱》卻以為, 國力, 應就地理形式人才流品決定, 人才若走歸一路, 選才途徑狹窄則國力衰. 中國西部人才簡約精力旺武力盛, 東部經濟文化高, 當注重雙方擬合. 此二見解值得仔細推敲.
自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, 社會經濟破產, 文化水準降低, 從此以後中國北方政治人才文化人才凋敝. 錢先生在《國史大綱》對唐之後有一番看法: 五代十國只是唐藩鎮割據之延續, 但對此下的中國卻有重大影響(西北部,東北部,東南部之地理大格局之轉移) :1.長安為周秦漢唐中國文化中心, 自安史之亂後地區破產, 不只陜西,包括甘隴地區整個凋敝. 中國西北部文物人才驟衰, 黃河流域的氣運不再, 從此中國社會的力量轉移到東邊來. 2.東北部自安史之亂後長期(先後達600年)受異族統治, 石敬瑭割燕雲16州給契丹. 淪陷在此的民眾逐漸忘卻了祖國, 自外於中國本部, 自成一個國家. 也成為中國本部此後的一個強敵. 3.五代都在北方黃河流域, 南方九國氣運較長文物較隆, 自此以後東南部長江流域跨駕到北方黃河流域之上.
目前的中國文化精華, 集中在東北以迄東南沿海一條狹邊上, 愈向內愈黯淡, 直到西北邊境. 中國文化流變, 由黃河流域長安洛陽為中心, 逐漸移轉到長江, 再由江浙移趨閩粵. 由大地面移向小地面, 由高寒帶向低暖帶, 地理大格局愈趨小化. 這是順溜滑下, 不是奮力向上, 很值得警惕.
讀至此, 回看前面談國防參謀時說到, 中國歷史上曾有一個偉大戰略, 謀士李泌犁庭搗穴之策:一支屯陜北, 一支屯山西, 奇兵潛繞, 直搗北京之背. 倘使唐肅宗聽從此計, 安史餘孽不再, 藩鎮之禍不致拖長, 也許此下中國歷史不是如今這個模樣, 這其中充滿多少感慨!
孫(中山)先生說「革命首都在武漢, 建國首都在西安, 要做一個亞洲的中國, 首都應在伊犁」夠氣魄, 有遠見.
現在的台灣, 有這等國際氣魄與遠見的人, 在哪裡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